一本《種族關係》令青蔥美麗的博大校園鬧得滿城風雨,書裡所提到的史實引起爭議的同時,令人納悶的是:究意大專生對歷史的感覺又是如何?以色列與黎巴嫩的戰爭,時事的掌握是否因對外國歷史的不了解,而也抱冷淡看待的態度。不了解,就不會有太大的感覺,沒有感覺就不能“以古鑒今”。
歷史教會我們甚麼?
我們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問起大專生中學歷史課所學的知識,得到的多數回答竟然是:“都還回給老師了!”如果說讀歷史是為了“以古鑒今”,那麼,這群被期許改造未來社會的年輕人,已經忘記歷史,他們又如何從過去看未來呢?或許該問的是:我們的歷史教育,怎麼了?
我們製作了一份簡單的問卷,裡頭含有5道歷史及5道娛樂問題,共訪問了二十多位雪隆區在籍大專生,看看他們對歷史與娛樂的熟悉程度以及所受的歷史教育。
我們的問卷:
-請依順序列出5任首相。
-你對“華玲會談”的了解有多少?
-為什麼會引發“五一三事件”?
-日本佔領馬來亞有多久的時間?
-日本投降後,哪個國家統治馬來亞?
-李安憑哪部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請寫出與周傑倫傳出緋聞的3名女星。
-張國榮去世那天是什麼日子?
-請寫出兩首鄧麗君的歌曲。
-哪個大馬歌手最近在香港開過演唱會?
記得娛樂新聞,卻忘了歷史
一開始,有的學生第一眼略略看過問題後,搖頭說“已經還給老師了”,感到很為難,甚至有的拒絕回答,說“我不會答的啦!”至於那些愿意回答的學生在仔細作答時,前面5道歷題考倒了他們,至於後5道娛樂題,基本上是都答對,就連張國榮的去世日期也清楚記得,只有一些是一時想不起而答錯。出娛樂題的目的,不是要諷刺大專生只關心娛樂而非歷史或時事,值得省思的是為何同樣是以人與事件促成的事跡,卻不能像娛樂事件那樣人人皆懂呢?
聽聽同學們怎麼說
第一道題是要求他們依順序列出大馬首相,收回來的問卷發現,有一半的人弄錯了第二及第三任首相的排序,即把第二任首相錯寫為敦胡先翁,也有的在第二任首相的欄位上空,甚至有人遲疑了一陣才把第一任首相寫上東姑阿都拉曼。結論:大多數人對第二及第三任首相印象模糊,尤其是第二任首相敦阿都拉薩。
第二道題是“你對‘華玲會談’的了解有多少?”除了一個人表示有聽過,但卻講不出是什麼事件之外,其他都沒有一個人可以回答這道問題。結論:幾乎所有人都對“華玲會談”毫無印象。
第三題是問“為什麼會引發五一三事件?”這題大部份人的答案是種族衝突,不過卻不了解前因後果。結論:學生們表示在課本上只是蜻蜓點水,對於此事如何發生及實況,往往是透過長輩的敘述。
最後兩道題是有關“日本佔領馬來亞多久”及“日本投降後,馬來亞被哪個國家統治?”這兩題大部份人都會回答。結論:學生們較為熟悉的部份是第二世界大戰時期的歷史,但是,其細節部份,也不太了解。
我們的歷史教育怎麼了?
請同學們想想中學的歷史課時,得到最多的回應竟然是:“都不記得了,反正都在打瞌睡。”“那你們覺得學歷史的意義何在?”記者問道。“沒得選擇啊!從初中到高中都是必修科。”這是最典型的回答。
與學生們談及對歷史印象最深及感興趣的是拜里米蘇拉及馬六甲的故事、各州的皇朝記載等等,他們喜歡“人”在做什麼的故事,因為這些部份讀起來好像看故事書一樣,充滿神奇與趣味。可是,這種“有血有肉”的故事,在歷史課本中似乎少之又少。歷史考試前夕,塞滿腦袋的不是這些有趣的內容,而是一串的地點、人名、年份,還有條約名稱和內容——都是一些冷冰冰的東西!歷史考試,與其說是在學歷史,不如說是一個記憶力大考驗!
一位剛離開高中的學生說:“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得花那麼多時間在一些考完試就準備忘掉的事上面。”他們比較欣賞的是會講故事的歷史老師,而非一直念課文、講解字面意思和抄筆記的老師,因為這樣的教學方式會令他們對歷史沒有感覺。
新生代學生從小學的《地方研究》科開始,到中學的PMR及SPM,連續超過十年,“歷史”在他們的課堂上出現。可是,我們真的希望我們的孩子,在他們生命如此重要的過程中,只學到一些注定要忘掉的東西?我們真的甘心孩子學歷史的時間,只是為了要準備升學,而無法幫助他們培養思考、看世界的能力?
結語沒有一個年代比現在更需要回朔歷史去尋找未來的定位。學歷史,不是要讓孩子的腦袋塞得滿滿的,而是要訓練他們這種歷史的思維。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學習歷史的意義,讀歷史,再也不是瑣碎資料記憶或枯燥的時間拼湊。
(星洲日報/新教育‧2006/08/01)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